熟悉数码产品的人都知道,照片或者说成像画面都是由像素点组成的,图像传感器通过“感觉”光线的强弱、颜色来还原色彩、明暗不同的画面。不考虑其他因素,理论上来讲同一尺寸的照片,像素点越多,反映的照片细节就越准确,照片也就越清晰、细腻。
对监控领域而言,与数码拍照成像原理大致类似。不同的是监控图像是通过视频信号输出的,此过程中必然会存在信号衰减。因此,监控行业的画面清晰度“看起来”就会比数码照片低很多,而要提高监控画面的像素水平相对而言也会难很多。
传感器,还是镜头?
在安防监控领域,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以及镜头是影响成像清晰度的两个重要因素。传感器对光电信号的转换能力自不必说,另外一点就是:它决定了输出画面的最高像素水平;而镜头的尺寸与传感器对应,镜头聚焦的越准确,传感器的像素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从根本上来讲,提高监控画面的像素除了要选用高质量的匹配镜头,最主要的是提高传感器的像素水平。简言之就是增加传感器的像素点,尺寸固定的情况下缩小单个像素点的大小。
当然,对于固定尺寸的传感器,越多的像素点即意味着单个像素点的面积越小,像素点之间的间距也就越小。而我们知道,传感器是一个灵敏度极高的光学元件,像素点间距越小就意味着相互之间可能会产生干扰,这种干扰反而会影响成像效果。监控行业常见百万像素图像传感器的单个像素长宽大概在2um~4um左右。
1/3”传感器最大可以达到500万像素,此时单个像素的大小仅有1.75um。故此,对于与之匹配的镜头在相同尺寸下最高也只能做到500万像素。
看像素,还是看像素点?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安防产品在做宣传的时候会说产品达到了500万、800万甚至1000万像素,与监控行业常见的高清200万、300万有着极大的差距。且不管这些像素是真是做到的还是通过插值得来的,我们可以先看看产品效果到底有没有那么明显。
其实,在看像素多少时我们还应看一个要素——传感器的尺寸(或者说是像素大小)。对于同样像素的传感器,传感器的大小决定了其单个像素的大小,也就决定的成像的清晰程度。
举例来说,市面上常见的500万摄像机产品大多对应2/3”(1”)传感器,2/3”传感器对应成像规格为8.8mm×6.6mm,粗略估计单个像素点的大小大概为3.4um×3.4um;而常见300万像素产品大多只有1/3”(1/2”)大小,1/3”传感器对应成像规格为4.8mm×3.6mm,同样可算得单个像素点的大小大概是2.4um×2.4um。由此,300万像素传感器与500万像素传感器相比,总像素虽然相差了近一倍,但是由于传感器面积小了一倍,单个像素小了1um,而这正是影响整个画面清晰度的重要因素。
由此,监控图像是否清晰不只是看总像素,也不是但单看摄像机或者传感器,而是要结合传感器尺寸看单个像素的大小,再选择匹配的镜头。用户在选配设备的时候既要理性看待“超高像素”之说,同时摄像机与镜头也应该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持分辨率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