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一座以经济实力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香港在经贸上的地位和价值被多番提及,而在人文上的建树却鲜有论述,而“图书馆”这一最具人文气息的场所无疑是检验香港文化指数的一张试纸。隔岸的深圳亦面临着相似的处境,经济增速远远盖过人文成绩的当今,长期背负“文化贫瘠”包袱的深圳也要在“文化”上迎来新的转机。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2012年元旦,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写下每周一篇的局长网志,网志中引用的正是开篇的诗句。这篇洋溢着诗意的文章,鲜明地指向一个主题:图书馆服务。作为一座以经济实力而闻名的国际大都会,香港在经贸上的地位和价值被多番提及,而在人文上的建树却鲜有论述,而“图书馆”这一最具人文气息的场所无疑是检验香港文化指数的一张试纸。隔岸的深圳亦面临着相似的处境,经济增速远远盖过人文成绩的当今,长期背负“文化贫瘠”包袱的深圳也要在“文化”上迎来新的转机。而最能为深圳文艺树立标杆的,无疑是越来越红火的图书馆,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目标也早已提出,在经过数年的图书馆普及工作后,深圳公共图书馆的硬件、软件均达到了较高水准,与之相对应的各类人文活动亦提升着图书馆的人气指数。连国际图联副主席鲍顿都盛赞“我参观了世界各地的许多图书馆,(深圳图书馆)这里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图书馆。”
那么,深港两地图书馆在便民性、服务性、利用性上各有哪些优势?高科技介入和服务理念的转变,能否提升图书馆的人性化指数?而深港图书馆能否成为两地重塑人文形象的标志?
深港公共图书馆大打“科技牌” 深港同步实现数字阅读
在图书馆门外的自助阅读器上,只要随手点开、按动触屏,成千上万本图书资料便会跃然眼前,有的还配上形象炫目的FLA SH、动画……这种立体、直观的阅读方式,在深港两地的大型公共图书馆中,早已不是新鲜事。
办证、借阅、查询,几乎所有过程均可通过自助设备完成,期刊、报纸、电子书和数据库文献,也可沿用“电子阅读”的形式,“即点即读、插电即阅”。深圳图书馆相关负责人曾这样介绍该馆的“科技”成果:“6000个品种的期刊报纸、触屏式电子报纸阅读设备、报刊网站浏览专用电脑,足以适应读者不同的阅读习惯。办证、借阅、上网、查阅数据库、视频点播、远程访问数字图书馆资源、咨询、各种公益讲座、培训和读者活动,在这里都是免费。168台电脑可提供数字资源查询、电脑培训、互联网上网、V O D视频点播服务。而读者可以通过门户网站,实现网上预约、预借等个性服务。”
“电子阅读”、“数字阅读”,已经覆盖了大多数深圳图书爱好者,正如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晞所说:“尽管大部分人还是首选纸本书,但数字文献是未来的趋势,也是图书馆发展的趋势,‘数字阅读’是现在图书馆最大的价值所在。而图书馆数字化,一定程度上还有赖于技术的进步。”
图书馆的“科技热”兴起于2009年,这一年“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截至2011年11月,全市统一服务的范围已覆盖了深圳市图书馆及龙岗区、坪山新区、盐田区、罗湖区、南山区等区内的共44家公共图书馆。读者持一张“图书馆之城”读者证即可在上述图书馆和遍布全城的自助图书馆上享受无差异、无障碍的图书馆服务。
2009年6月,“深圳文献港”的正式开通,使深圳图书馆、深圳大学城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这三个深圳共公图书馆、专业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联手。“只要身在深圳,就可通过‘深圳文献港’,查询280万种图书目录。包括120万种全文电子图书、149种中外文数据库、1.5亿条论文题录信息,并可直接或通过原文传递获取原文。”全城的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被电子文献平台整合为一个统一体,大量的藏书资源得到了共享。
在香港,“计算机化”、“数字化”也是当地图书馆赖以为荣的“科技”标签。据了解,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年底,全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已更换了全新的计算机系统,新计算机系统采用全新的图书馆目录。香港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由民政事务局辖下的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作为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将这一“政绩”纳入到自己的网络日志中,并大加赞誉。
当然,这份“赞誉”也绝非自卖自夸,新落成的新计算机系统采用全新的图书馆目录,更方便读者。譬如,除了一般检索功能外,还加入更多选项及信息,让读者可以更容易拣选所需要的资料。新计算机系统可让读者将他们的个人选择、喜爱和搜寻的书目资料,组织和储存起来,作为日后参考或与他人分享。
香港中央图书馆的设计也颇具“科技含量”———每层地台均采用网络式地板设计,方便连接电源及联系其他计算机系统,更使未来的扩展增添弹性。其他设施如自助借书机、还书箱服务、信息终端机及多媒体信息系统,整个流程“数字化、电子化”彻底贯穿其中。
可以说,正因为各种高科技手段介入,深港图书馆已经渐渐告别了单纯抚娑纸质书皮的时代,拿着放大镜,小心翼翼、分门别类地在浩瀚的书海中搜索书目的传统时代悄然过去,以电脑、荧光屏、幻灯片为载体的书目正在为深港读者奉上与传统方式截然不同的阅读体验。在电子、数码科技的支持下,“秒读”、“速读”成为迅速风靡于新生代读者的热门词汇。
香港公共图书馆“10分钟办好借书证”,深圳图书馆开设无视障阅读
如果说“科技”还只是硬件设施的提升,那么服务质量则是更体现人性指数的环节。
作为一名香港读者,你很可能会突然收到一封内容如下的短信或邮件:“尊敬的读者,您在××图书馆所借阅的书籍,即将到达归还期限……”这便是独特的“邮件提醒业务”,此外,香港读者还可以享用“无棱角、零危险”书架———香港图书馆的书架边角全是流线型的,几乎见不着有棱角的地方,这是为了保障读者的安全,而在内地的图书馆家具中,流线型的非常少。此外,只要有读者在阅读,香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非常小心,脚步很轻,话语很轻,就连动作幅度都非常小,怕影响读者阅读。
香港公共图书馆高级馆长黄高春贵表示,现在香港公共图书馆馆藏项目超过1247万,每年增添馆藏项目不少于70万,仅2010年公共图书馆就借出6000万项,而且读者群广泛,年龄涵盖4岁以上至65岁以上,其中最活跃的是5岁至14岁的青少年、儿童群组和年龄35岁到44岁的中年组。在这样的读者阅读基数下,“人性化”自然要被摆在重要位置。
在香港新近推出的图书馆服务系统中,重点强调了如下几个“人性”选项。譬如,选择以电邮收取通知书的读者,除了可收到预约通知外,更可在外借资料到期日的前两天,收到归还书籍的温馨提示。同时,配合新系统在线目录的移动版本,今后市民无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浏览香港公共图书馆的最新信息,以及个人的馆藏目录资料。 “10分钟办好借书证”是香港图书馆“人性化”的另一佐证。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办理一张借书证非常简便,只要提供香港居民身份证然后填写一张表格,并交回图书馆服务柜,10分钟内即可办妥一张新借书证。按照香港图书馆公开的服务承诺,在图书馆开放时间内办理五项服务,均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妥,分别是申请新图书证(10分钟)、补领图书证(10分钟)、外借、归还、预约一项图书馆物品(每项5分钟)。而在2009至2010年度内,香港公共图书馆均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了上述服务,达标率100%.
在深圳,图书馆的“人性化”则体现在另一个层面上,“无障碍阅读”便是其一。
每天傍晚,深圳中心书城广场如期传来悦耳的二胡声,直到音乐厅的最后一场演出结束。这声响来自14岁的盲人邓奇奇,在此卖艺已2年多。
会拉一两百首曲子,自己上网找配乐或制作成品;会使用电脑,让他有别于其他失明卖艺人。2010年年初,他通过深圳图书馆无障碍服务中心第一次接触了电脑阅读,“生活就像打开了另一扇窗”。经过培训,邓奇奇学会了用“耳朵”来“阅读”、“上网”。
像邓奇奇一样的视障人士,深圳目前有2万人左右。使用电脑的需要,对于他们来讲或许比平常人更为迫切。2006年11月开始,深圳图书馆与市残联及信息无障碍研究会合作,开展盲人电脑免费培训,截至2011年10月,已办培训14期,300余人参与,毕业学员135名。
据了解,深圳图书馆内设置了无障碍通道,专设视障阅览室,开设视障读者服务网站,建立了“深圳视障信息无障碍服务中心”和“中国图书馆学会残疾人阅读委员会活动基地”,编写出版了专门的盲人电脑培训教材。视障读者同样可以上网、阅读、学习和娱乐。此外,该馆长期与港澳地区残联等机构合作,不定期组织盲人及视障人士参加讲座、参观、技能竞赛等活动。其中阅览室与深圳市残疾人联合会视障中心于2009年10月15日成立“深圳视障公益影院”,定期举办“给视障人士讲电影”活动。截至2011年10月,已为视障人士举办30场“讲电影”活动,服务近2000人次。
深圳社区图书馆面临无人问津局面,香港读者需提升阅读质素
尽管列举了诸多优势,但深港图书馆建设、利用亦并非尽善尽美
在深圳,大型书市、图书馆的利用较为充分,但社区图书馆的使用情况却难以匹配深圳“图书之城”的称号。据不完全统计,深圳拥有600多家图书馆,其中大部分分布在街道和社区。但不少社区图书馆面临“书香”藏深处无人问津的情况,规模小、藏书不新、地方偏僻、书籍不让外借等问题,使得社区图书馆地位颇为尴尬,有些社区图书馆无形中演变成“4点半学校”或“活动中心”,形同虚设。但也有社区工作人员诉苦,社区图书馆为“自建自管”,在资源和管理上无法与区、市图书馆比拟。
深圳专栏作家R oe认为,社区图书馆与大型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差别和不平衡性,说明“全民阅读”时代并未真正来临:“图书馆的建设、利用,图书资源的分配,繁华城区和基层社区的情况大相径庭,表面上看仅仅是硬件建设的差距,实际上却暗含一个隐忧———基层读者、郊区读者的数量远远逊于城区读者,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区域,受众的阅读口味并没有真正形成,距离‘全民阅读’尚有明显差距。”
在“全民阅读”上走得更远的香港,面临的则是另一层困境,正如香港中文大学学生梁峰所说:“很多香港人的阅读越来越‘快餐’了。”据介绍,一些香港人也会成为图书馆的忠实拥趸,或者把逛书摊当成业余爱好,但他们仅仅会在娱乐、凶杀、情欲等刊物上流连,而对于人文、时政、学术等刊物却往往不理不睬。“这些偏颇的阅读口味,一定要通过必要的教化来纠正,图书馆、康文署或学校等机构理应执行相关动作。”
深圳欲前往“全民阅读”时代,香港欲提升普通民众阅读质量———值得欣喜的是,两地图书馆都不是“守株待兔”的状态。深港图书馆工作人员并非被动等待读者“进门”,而是主动吸引读者、培养读者、引导读者,以弥补、修正自身的不足之处。
正如盐田区沙头角社区图书馆馆长对南都记者所说的那样:“作为一家社区图书馆,不能等读者上门,而是应该主动把书送到读者手中,成为社区居民共有的‘大’书房。社区图书馆的读者群更多的是老人、孩子和外来工等,为此,工作人员开展系列诸如故事会、换书节、手工工坊、培训等活动吸引人气,并将图书馆资源和辖区校园资源相结合。”
而在香港,据黄高春贵介绍,香港公共图书馆也在用各种“文艺活动、讲座活动”教化读者,剔除低级趣味。除提供借阅服务外,香港的图书馆全年举办上万场读书会、讲座、展览等各式活动,给市民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和参与机会。这些讲座涵盖了音乐、政治、学术、职场、人文等多个层面,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深港图书馆互动需从技术层面过渡到人文层面
近年来,“香港人到深圳买书”成为一道奇特风景。曾有人直言“深圳的书比香港便宜,所以香港读者爱往深圳跑”。难道,吸引深港读者融于一体的,仅仅是两地的书价之差吗?
一些经常往返深港两地的读者反映,名家荟萃的学术讲座、沙龙活动是他们钟情于深圳图书馆、书市的重要缘由。“香港的图书馆讲座,很多都只是本土学者、本土意见领袖高谈阔论的场所,但在深圳,讲座活动常常邀请跨地域、国际性的名家前来开讲。”的确,深圳中心书城常年开展的“晚八点”活动,经常邀请到两岸三地的一线名人开坛设讲,上至天文、地理、历史,下至职场、时尚、生活……无所不包。其“讲座”形式也并非只是“名人讲、观众听”的机械形式,而是囊括了“论坛、沙龙、辩论”等多个环节。而相对小一些的人文空间和书店,如深圳物质生活书吧、深圳旧天堂书店等,也在利用名家资源不定期进行着类似的沙龙活动,从规模、公益性、免费性等指标上看,它们或许算不上严格意义的“图书馆”,却与图书馆的精髓内核相当吻合。
与深圳官方屡屡高喊“文化立市”、建立“图书馆之城”等高调目标相照应的是,深圳的大型公共图书馆在人文指数上已经迈出了较为领先的步伐,它们无形中担负起了重建城市人文形象的使命,给过往笼罩在深圳上空的“文化沙漠论”一个有力的还击。
正如R oe所展望的那样:“将来,通过科技手段,深港图书馆实现图书资源的共享、互动,或者是管理、经营经验的学习借鉴,都是不难的。但最关键、最核心的是,深圳图书馆如何同香港图书馆进行人文方面的合作———比如讲座嘉宾资源互通;比如深港文化、读书论坛、文艺类相关评比、竞赛如何开展。”其实,Roe的设想部分已经成为现实,深港图书馆之间的人文互动、合作,早已在媒体尚未聚焦关注之时,悄然拉开了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