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屏的裸眼3D技术应用瓶颈亟待突破
更新时间:2011-4-6 9:51:18 编辑:谷子 文章来源:AVglobals环球视听网 调整文字大小:【
大中小】
相对于传统的3D显示技术来说,裸眼3D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让观众摆脱了专业眼镜的束缚。
在刚刚落幕的"2011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裸眼3D显示技术俨然成了最热的话题,东芝、三星、LG、飞利浦、夏普等主流显示器厂商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产品。台湾最大的液晶面板供应商之一的友达公司就展出了多种尺寸规格的裸眼3D液晶面板,其中既有32寸全高清裸眼3D面板这种非常适合液晶电视采用的产品,也有22寸这种适合显示器使用的产品,甚至还有可以自由在2D/3D显示模式间自由转换的8寸液晶面板。索尼更是显露出试图掌握3D产业主导权的决心,在此次展会上推出的27种新显示产品中,有16种是3D电视。另外,能够拍摄3D内容的双镜头摄像机和照相机被评价为是体现出了索尼长于广电设备的新产品。当然,最受人关注的还是采用裸眼3D技术的产品--运用了Braiva系列设计风格的索尼3D电视也许拥有CES2011上最耀眼的一块3D屏幕。分辨率达到了1920x1080。不过,LG电子对此不屑一顾,推出了"CINEMA 3D TV"品牌进行了反击。LG称:"LG式的3D画面技术是大势所趋。"业内人士分析,在多产品同台竞技的背后,隐含的其实是不同技术路线间的竞争。
技术路线之争
所谓裸眼3D,主要是相对于现在需要佩戴3D眼镜的3D显示技术而言的。顾名思义裸眼3D技术不需要使用者再佩戴眼镜就能看到立体影像。依据在屏幕表面附加的光学装置不同,裸眼3D技术大致可以分为"Parallax Barrier光屏障式技术"、"Lenticular Lens柱状透镜技术"、"multi-layer display多层显示技术三大类。
光屏障式技术也被称为视差障壁或视差障栅技术,其原理和需要眼镜的偏光式3D比较类似,即是利用液晶层和偏振膜制造出一系列垂直条纹,通过其间的光会形成垂直的细条栅模式,称之为"视差障壁"(如同垂直方向排列的百叶窗)。在立体显示模式下,"视差障壁"会分别遮挡人的左眼和右眼,将两眼的可视画面分开,从而形成3D影像。这种裸眼3D技术由于背光会遭到"视差障壁"的阻挡,因此画面显示亮度会有所降低,难以收看到高亮度画面;并且,分辨率也会因为显示器在同一时间播出影像的增加,而导致整个画面清晰度的降低。
柱状透镜技术也被称为双凸透镜或微柱透镜3D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在液晶显示屏上加上一层柱状透镜,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镜的"焦平面"上,这样在每个柱透镜下面的图像的像素被分成几个子像素,并以不同的方向呈一定角度进行投射、放大。人的双眼由于存在不同的视觉角度差异,因此便能通过不同子像素的重复投射而获得3D可视效果。相比光屏障式技术而言,柱状透镜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亮度不存在衰减;但其获得3D显示效果的基本原理和光屏障式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画面清晰度依然会有所降低。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技术同现有的液晶生产工艺不兼容,需要单独投资新的生产线,因而由于量产难度和生产成本方面的影响,这种技术的应用将受到一定限制。
相比之下,多层显示技术也称为深度融合式技术,则更具有优势。该技术是2009年4月由美国PureDepth公司推出的一种裸眼3D技术。这种技术能够通过一定间隔重叠的两块液晶面板,以不同亮度显示前景与后景的影像,藉由实体的深浅差异来呈现出3D景深效果。
由于技术路线的差别,因此各个厂商的商品也都不尽相同。而从成本和价格角度看,大多数厂商表示,裸眼3D电视尺寸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成本是呈几何级数增长--采用裸眼3D技术的显示器必须是工业显示器,制作工艺与普通的液晶显示器有很大区别。对此,家电专家陆刃波指出,电子产品的盈利期是在产品推出前期,而不是后期。期间一定是成本与市场规模不断博弈的过程。
眼花缭乱的3D市场
就在裸眼3D显示市场刚刚起步之时,其他消费电子厂商也将目光转移到了这一领域。3D照相机、3D摄像机、3D智能手机层出不穷,3D功能已经逐渐覆盖了整个消费电子领域。
美国Synaptics公司一直都在致力于触控手机技术的研发,他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手机的可用性,同时减少用户对触控屏幕的依赖。这一点确实是个难题,因此,这家公司联合了德州仪器、TheAlloy、TAT、Immersion几家制造商共同推出了一款拥有惊人的3D界面效果的,名为Fuse的概念手机。
当然,将这一技术应用到移动终端上的远不止于此:在CES 2011上LG展示了一款可以在3D画面和2D画面间切换智能手机;索尼更是连续展出多款产品,包括10.1寸的便携式3D蓝光播放器和博乐客3D高清照相机;东芝则展示了两款3D笔记本。除此之外,摩托罗拉和Acer也在移动设备3D显示方面进行了研发。老牌手机厂商HTC也释放了此方面的讯号:在他们近期招募显示屏相关工程师时,要求"熟悉3D显示成像技术"并了解其他多种显示技术,比如TFT-LCD、PMOLED、AMOLED、E-ink等。
裸眼3D技术在易用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无需配备3D眼镜即可实现立体效果的展现。
裸眼3D驾驭大屏商用还需时日
然而,目前的裸眼3D屏仍不能大规模商用,主要原因在于尺寸规格仍受局限。现在裸眼3D手机、游戏机所使用的3D显示屏,是由10英寸~14英寸的裸眼3D屏切割而成的,比较经济,而现在大屏幕商业化应用成本依然很高。
不过,在国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在"智能化"无疑是未来最核心的发展趋势下,更多应用于大型场所和公共需求的商用大屏需求市场毫无疑问是潜力巨大的,而裸眼3D技术的应用就像是"锦上添花",这对于喜好超前消费、猎奇心理强的消费者而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何平衡裸眼3D技术在大屏幕商业应用领域的技术推广的成本价格是行业厂商们需要开动脑筋的事情,有这么好的技术、有如此大的市场、有旺盛的实际应用需求,裸眼3D技术未来终将会为行业带来新兴的强大推动力。
更多相关:
文章来源:AVglobals环球视听网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网友评论
编辑推荐